当前位置: 首页>> 太阳集团动态>> 正文

太阳集团动态

太阳集团动态

“地空前沿领航”论坛 | 黄清华:地震电磁学

发布时间:2025-04-24 点击数:

4月23日下午,北京大学教授黄清华做客我们“地空前沿领航”论坛,带来题为“地震电磁学”的学术报告。报告由院长倪彬彬主持。

地震电磁学,顾名思义,即与地震现象关联的大地电磁信号。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对地震的预报不仅是最前沿的科学问题,更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黄清华教授讲解了地震从孕震、成核、破裂到致灾的发展过程,并指出地球物理数据是认识地震全过程的关键。电磁方法对流体敏感,因而地震电磁信号被视为最有前景的地震前兆之一,同时也存在诸多挑战。

地下的场源脉动会在地表产生电磁感应,利用测量的电磁信号可以反演下部的地层结构,这就是大地电磁方法的原理。黄教授提出了将电磁观测数据与电性构造环境结合来了解地震电磁物理机制的研究思路,成功解释了云南等地发生地震的过程。地幔过渡带区域的电性结构探测存在盲区,针对这一问题,黄教授提出了交替反演场结构和电导率分布、GPR三维并行时域伪谱算法、面波频散信息提取等数个创新性探测方法,可以应用于城市水文地质变化监测、月表探测等复杂场景。孕震过程的电磁响应是理解地震产生和演化机理的重要线索,黄教授提出了断层位错与压电效应耦合的物理模型,以及地震破裂电磁数值算法,据此发现了地震发生时先于P波到达的同破裂电磁信号,为地震预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与模式。最后,黄教授指出高空的电磁信号与地震现象之间的关联性,提出了将地面测量与高空(如卫星)测量结合的设想,这或成为地震机理与预报中极具潜力的研究方向。

报告由浅入深,系统地介绍了地震电磁学的基础知识和最新研究进展。报告后的交流环节中,参会听众踊跃提问,特别是针对与卫星测量数据相结合开展地震机理与预报研究的设想,多位师生均提出了十分有趣的想法,与黄教授积极互动,现场反响热烈。

黄清华,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及地球电磁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地震学会副理事长,IUGG地震与火山电磁研究协会副主席,《地球物理学报》和《JGR-Solid Earth》副主编。主要从事地球电磁学和地震物理学研究。主持基金委创新群体、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际合作项目等,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曾获中国地球物理科技创新一等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优秀主编等荣誉。

(图文:金泰峰、熊壮)

TOP